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邓稼先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字音词义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选聘pìn:挑选聘用。

谣yáo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背诵sòng: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

昼zhòu夜:白天和黑夜。

昆kūn仑:昆仑山。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至死不懈xiè: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三、主题概述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且将其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9段):先叙述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屈辱历史,然后对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描述,从而引出本文主人公——邓稼先。

第二部分(第10-18段):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与贡献,概述了他不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19-29段):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的品质特征。

第四部分(第30-33段):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第34-39段):写邓稼先在恶劣环境中勇往直前,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第六部分(第40-44段):对邓稼先的评价,其中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赞颂、怀念之情。

五、鉴赏品读

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之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①邓稼先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把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②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1.示例:“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很打动人,写出了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年,“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可见邓稼先极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他却能够;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常常在别人做报告的时候,打断别人的报告。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二题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怆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渲染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衬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正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同时也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第三题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第四题、第五题

略。

说和做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笔名少全、何嘉。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宝贝儿》等。他的诗内容含蓄,语言朴实精练,具有和谐音韵美,富有社会意义。

二、字音词义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mí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三、主题概述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7段),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8-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时“说”了就“做”的特点。

五、鉴赏品读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2.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皆可。老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3.第11段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了什么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4.“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5.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必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

示例: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

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苦读的目的在于探索救国道路。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心境,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任何别的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第五题

略。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迺(nǎ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二、字音词义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wù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三、主题概述

这篇回忆录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明朗。开篇就介绍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段):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走路,突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和不顾一切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67段):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勾画出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五、鉴赏品读

1.文章记叙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同的鲁迅,其中各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①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③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④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⑤“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⑥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⑦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⑧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⑨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她的笑是愉快的。家庭和谐。

⑩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鲁迅先生把翻一翻书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鲁迅先生亲自包书,且包得整整齐齐。做事严肃认真。

?鲁迅先生生病了,仍忘我工作。工作的投入。

2.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参考示例:

①鲁迅的笑声。

本文中有多处,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②鲁迅的慈爱。

主要体现在鲁迅对海婴的日常小事上。

③鲁迅的严谨。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在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抽象说教表现出来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④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⑤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4.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更是典型的侧面烘托。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之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孙权劝学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全文展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讲述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为王侯的自称;今义为孤单,孤独。

博士:古义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位名称。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为历史;今义为过去的事情。

3.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为另外;今义为更加。

(二)特殊句式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完整句子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三)成语积累

1.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五、鉴赏品读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平易近人,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于劝说;一位有幽默感的明君。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3.本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①通过讲述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②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③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简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学习的过程。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全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不过希望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我更忙?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裨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拭目相看了,大哥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辞。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社戏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二、字音词义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偏僻:偏远而僻静。

行háng辈:辈分。

诚然:确实这样。

蕴yùn藻:水草。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三、主题概述

文章以“社戏”为线索,生动地叙述了“我”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善良、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表达了对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小伙伴美好情谊的眷恋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盼看社戏。写“我”在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社戏的期盼。

第二部分:(第5-30段):去看社戏。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31-40段):戏后余波。突出了六一公公的宽厚、淳朴,强调“好豆”“好戏”,表达了“我”对那夜经历的怀念。

五、鉴赏品读

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在开头介绍平桥村的情况?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为什么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一是制造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是因为那里的人的善良可爱,同时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因为“我”所难忘的,是那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即人情、景物、回忆。(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的体贴照顾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长大也念念不忘。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第二题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如月下航船中对江南夜晚美丽景色的描写,充满了水乡特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抒情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沉静”说明笛声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静了下来,“自失”“弥散”写出了“我”的陶醉。文中议论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现力。如“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并不是豆不好,而是因为不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偷来在船上煮了吃的,没有了趣味,也就没有了那种心情。表现出了“我”对小伙伴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三题

“我”真正怀念的并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戏的内容,而是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乐,甚至偷豆的过程,所以那是无与伦比的“好豆”和“好戏”。更令“我”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他们的淳朴善良,还有那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流露出“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四题

1.这里是虚写,通过对唱戏的锣鼓声、朋友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等内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戏时,既焦虑又失望、沮丧的心情,进一步表现“我”对看戏的渴望。

2.“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我”欢喜愉快的心情。

3.句子化静为动,细致生动地写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心情。

4.“支撑”写出“我”看戏的勉强,“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写出了“我”因戏不好看而心生困意。这句话描写非常细腻,形象地刻画出“我”睡眼蒙眬时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觉得戏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富有神话色彩的“大白鱼”比喻航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船行之快,孩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从侧面烘托出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第五题

作者写“我”在剧场看戏的失望、无聊反衬了看社戏的美好;在剧场里看戏,“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冷漠、隔阂的关系,而看社戏时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爱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互相映衬,互相加强,紧密统一,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回延安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年和丁毅等合作,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年斯大林文学奖。

二、字音词义

盏zhǎn:1.小杯子;2.量词,用于灯。

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pàn: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眼眶kuàng:眼睛周围的部位。

三、主题概述

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回延安。抒写诗人重新踏上久别的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忆延安。回忆自己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描写诗人与延安血肉相连、母子情深,表现出诗人对延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话延安。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第四部分:看延安。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颂延安。回顾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五、鉴赏品读

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2.“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诗人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诗人长大成人,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根和树梢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这首诗也运用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①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②选取有代表性的老人、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③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4.“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①用“换新衣”表示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使形象更加鲜明,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②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联想到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对延安的敬意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写不是打标语、喊口号,诗人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和说教之感,而是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①“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②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诗人怎能舍得呢?因此,诗人采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③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各部分内容概括见“文章结构”。

这五部分内容是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第二题

1.动作描写:“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头扑在亲人怀……”这些诗句中,“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诗人与延安关系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2.场景描写:“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描写出老人前来团聚时亲切、热烈的场面。

3.语言描写:“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和亲切喜悦的感情。

第三题

1.示例:“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两小节中“根”与“亲”、“妈”与“大”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形式也非常活泼。另外,诗人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写出了当年的延安生活,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2.示例: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风物带有陕北的地方色彩,都是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或标签式事物;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表达方式来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第四题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千声万声”是夸张,把延安比作“母亲”是比喻,抒发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其中“唱”“笑”“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描写了“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表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之情。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了夸张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出诗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之情。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第五题、第六题

略。

安塞腰鼓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刘成章,年生,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延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其代表作《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字音词义

瞳tóng仁:眼珠。

亢kàng奋:极度兴奋。

晦huì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jī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mò然:突然,猛然。

冗rǒng杂:繁杂。

震zhèn撼hàn:震动,摇撼。

磅礴:形容词,(气势)盛大。

渺远:遥远。渺,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jiá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完全领悟,完全明白了。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歌颂了生命之奔腾的力量,让人感受到黄土高原所蕴含的壮阔以及当地人民豪放的气概和精神。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写表演前宁静的氛围,为后面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蓄势。

第二部分(第5-27段):描绘安塞腰鼓壮阔的表演。

第三部分(第28-30段):鼓声戛然而止,世界寂静,意境深远,余音袅袅。

五、鉴赏品读

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无限赞美。

2.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安塞腰鼓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歌颂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愿望。

4.关于本文的主旨,应该怎样理解?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多重见解:

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②表达想要冲破束缚和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些束缚和羁绊的力量。

③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

灯笼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潞安风物》《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烟尘记》等。

二、字音词义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

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斡wò旋:调停,调解。

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褪tuì色: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锵qiāng然: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2.形容书声琅琅。

熙xī熙然:指一副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暖融融róng:状态词,暖烘烘的。

马前卒zú:封建社会称武将、官吏出征出行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指在前边摇旗呐喊、为人捧场的人物。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主题概述

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写“我”有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五、鉴赏品读

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3.“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这是慈母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这句话单独成段,强调了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4.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①有行好的意思。②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5.“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赏析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藏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

二、字音词义

隧suì洞:隧道

蜗wō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yū滩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b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簇cù新:极新,全新。

笑涡wō:同“笑窝”,酒窝儿。

喷薄bó: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

伤痕累累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三、主题概述

诗歌精选了一系列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苦难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文章结构

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组成的意象群,象征数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祖国,回顾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揭示出了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只是暂未实现。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即将开始新生。

第四节:“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乳房”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五、鉴赏品读

1.“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你是如何理解“飞天”这个意象的?

“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看起来只是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它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过极盛的世纪,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那实现希望的途径与答案。

2.你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3.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四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献身一切的愿望。

4.这首诗读来情感强烈,除了体现在意象使用上,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为抒情主体,作者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即用“我是……”的句式,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浓烈。②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又使每一节的抒情呈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作者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营造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有助于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第二题

意象与情感分析见“文章结构”与“鉴赏品读”。

第三题

1.“破旧”表现历史之久,“老水车”表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数百年来”转个不停,一方面补充“破旧”“疲惫”的原因,重复单调的动作;另一方面,虽然“疲惫”却“纺”个不停,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运转。诗人用这一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却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

2.这句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象征着美好、吉祥、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不能成为现实,所以是“痛苦的希望”。

3.“簇新的理想”指此时的祖国对明天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希冀;“神话的蛛网”喻指古老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禁锢。

4.“黎明”的来临,意味着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曙光已在涌动,象征着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挡,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

第四题、第五题

略。

梅岭三章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主要著作有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

二、字音词义

阎yán罗: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捷jié报:胜利的消息。

血雨腥xīng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性命。文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三、主题概述

《梅岭三章》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诗人的革命斗争经历,充分表现了诗人为革命不惜献身的坚定决心、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诗人又充满激情地鼓励革命战友继续奋斗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四、文章结构

第一章:诗人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第二章:诗人回顾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从而激励同志们坚持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三章:诗人投身革命,四海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他乐观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五、鉴赏品读

1.诗前的小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一九三六年冬天,“我”在梅山被围困,“我”受伤病重潜伏在茂盛的草丛间二十多天,考虑到不能脱险,写了三首诗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被解除了。

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这三首“绝命诗”表现出了诗人的从容镇定和大义凛然。

2.诗(一)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首句“断头今日意如何”是一个设问句,是说“我”今日面临死亡的威胁,想些什么呢?“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强调“断头”,写出了诗人处境的险恶,表现出诗人大义凛然的气概。余下的诗句均由此句生发,奠定了全章的感情基调。当时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死亡近在眼前,但诗人竟能以高度的革命理智向自己提出问题,集中展现了他冷静的神态、清醒的和坚毅的斗志。这正是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后三句是对首句的回答。

3.“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了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写出诗人即使死后仍然关心革命,要看到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的。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为革命英勇殉难的精神。

4.“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

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5.第三首前两句中“投身”“应有涯”有什么含义?

“投身”表现出诗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应有涯”表明诗人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会有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坚持斗争的精神。

6.“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明诗人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8.《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一首,面临牺牲的考验,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回忆十年革命征程,抒发死不瞑目,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展望未来,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这层层深化的诗文中越来越清晰。

10.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短诗五首

预习重点

一、资料链接

短诗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概念,诗歌在14行内就是短诗。在中国,短诗的概念是由现代诗人首先提出的,他们吸纳了西方14行诗的体制,首次明确提出短诗界定应为14行以内,同时认为短诗的第一要义便是完整。

二、字音词义

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shì: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舵duò手:掌舵的人,也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三、诗歌鉴赏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作者: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背景:这首诗写于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此诗塑造了“我”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的形象,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年11月20日

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背景:年,年轻女作家萧红在身心俱疲中逝去,作为萧红的友人,同样四处漂泊、屡遭挫折、几陷困境的戴望舒直到年初冬才终于来到香港浅水湾萧红墓畔,凭吊祭拜。

赏析: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看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然而联系诗人与被凭吊者萧红不幸的遭遇来看,诗中包含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怀念,对生命之旅的感慨与反思。平淡的文字、平静的描述背后潜藏着长久的辛酸与刻骨的悲痛。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年10月

作者: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背景: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赏析:全诗以两组意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转换,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永恒的规律。

风雨吟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年12月

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驱驰集》等。

背景:这首诗作于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赏析:通过“风”“雨”“郊原”“房舍”“大地”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做一个有为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统一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作者:聂鲁达(-),智利诗人。获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背景:年,智利共产党提名聂鲁达为智利总统候选人,后聂鲁达为了智利左翼政党的团结而退出竞选,并支持智利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萨尔瓦多·阿连德。《统一》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赏析:诗人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万千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的传递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诗人借助简单的意象,推演出世间万物的规律,用富有艺术感的描述,做出人生规律的解答,阐释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其构成的更高层次的美——和谐的美。

海燕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高尔基(-),苏联作家,列宁曾称赞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二、字音词义

苍cāng茫máng: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海鸥ōu:鸟,头和颈部褐色,翅膀外缘白色,内缘灰色,躯干白色,爪黑色。常成群在海上或内陆河流附近飞翔。

飞窜cuàn:飞逐,追逐。

蠢chǔn笨:笨拙;不灵便。

熄xī灭:停止燃烧。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俄国年大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并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6段):暴风雨孕育之时,在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来临,而其他一些动物却仓皇逃窜。

第二部分(第7-11段):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绵,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部分(第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语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鉴赏品读

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

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3.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4.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让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思想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5.文章的末尾,为什么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

“暴风雨”象征了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蓄势待发,这场革命风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扫除一切障碍、使民族获得新生的契机。所以“海燕”和苦难深重的被压迫人民对革命充满了渴望。

6.“——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

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作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这也是革命者对人民群众的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这两句话是对时代精神的传神写照和高度概括。

7.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海燕——象征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暴风雨——象征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第二部分写海燕与狂风巨浪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是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正是为了烘托海燕发出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8.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①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一连串行动写海燕的快速敏捷,句中较多的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

②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③语言形象、生动、准确。表现海燕飞翔时的速度和姿态是“像黑色的闪电”,形象鲜明;刻画海燕动作变化,开始“直冲”,后来“穿过”,突出更加勇猛、矫健的形象;表现海燕的声音、神态的词语有“叫喊”“大笑”“号叫”等,突出了海燕对胜利充满信心。相反,刻画其他海鸟形象时使用的词语则充满贬义色彩,如“呻吟”“蠢笨”“胆怯”“躲藏”等,生动地揭示了这些害怕革命的人的丑恶嘴脸。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略。

第二题

见“鉴赏品读”第7题。

第三题

见“鉴赏品读”第3题和第7题。

第四题

1.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2.拟人。“呻吟”“吓坏”等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海鸭畏惧革命,贪生怕死的内心世界。

3.拟人和比喻。“紧紧抱起”“恶狠狠”“甩”“摔”赋予狂风人的动作和性格,突出狂风的肆虐和破坏力巨大;“大块的翡翠”比喻海浪,形象贴切。

4.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风暴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第五题

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文章源于网络(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bqow.com/kjsczz/153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