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每年定期“打吊瓶通通血管”。

家住刘家村的刘阿姨今年65岁了,2年前查出高血压和轻微脑梗死。她听邻居说像她这样的病人,去医院打几天疏通血管的药物,整个人的血管就通畅了,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冬天了。医院,要求“打针通血管”。刘阿姨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许医院输液,希望借此“疏通血管”,那么,输液是否能“疏通血管”呢?

医院神经内科胡日光主任介绍,所谓的“通血管”主要是采用丹参、银杏叶提取物、红花等中药注射剂,这些药物对治疗新发的脑血管病确实有一定作用,可以改善循环,活血化瘀。但对于没有症状的输液,作用只是暂时的,只要停止用药,又恢复到原来的程度,而且中药注射制剂的输注对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加重病情。

每次遇到要求“打针通血管”的患者,我们都会这么告诉他:“如果把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比作厨房的下水道,那么你只有每日做饭后及时清扫,才不会出现下水道堵塞的情况;如果你每日都不清扫,只等着每年定期大扫除,那么日常肯定会有随时堵塞的可能!”所以,“打针通血管”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例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降低脑血管病风险的主要办法就是控制这些可控的因素。

脑卒中可防可控

1、控制血压

您是否了解自己的血压?如果你的血压长期大于/90mmHg,可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卒中风险。及时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要把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切忌自行停药。

2、降低血脂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或必要时应用降脂药物治疗。尽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

3、控制血糖

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应用降糖药物。空腹血糖控制在6.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7.0%以下。

4、戒烟戒酒

研究显示吸烟可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卒中的风险。“适量饮酒”是谎言,没有安全范围。小酒也伤身,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证明适度饮酒不能预防中风。

5、加强锻炼

经常运动的人比不常运动的人罹患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管扩张、加速血流、改善血管弹性、增强心脏功能,增加脑的血流量。

6、合理饮食

原则为宜清淡,适当多吃粗粮杂粮和绿叶蔬菜等。不吃过咸过甜食品。

7、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控制饮食,调节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控制盐的摄入,清淡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睡眠,不熬夜等。

8、心理稳定

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9、科学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大都为慢性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切忌自行停药。

如果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如果出现偏身麻木无力、口角歪斜、说话不清等症状,转移到安全场所,尽量平卧,避免剧烈活动,拨打医院就诊,选择既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医院(医院是胶州市唯一一家既能溶栓又医院)。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发病后4.5小时内,而6-24小时可以考虑取栓治疗,发生脑卒中,牢记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专家简介

胡日光,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兼任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急救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及各种头痛、头晕的诊治,在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在国内各类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简明消化病学》、《脊髓与周围神经肿瘤》2部专著,主持参与科研课题2项,均通过青岛市科技局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目前在研课题三项,均为青岛市卫健委立项课题。

-

作者:胡日光孙璐编辑:任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bqow.com/kjschl/160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