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白鹤街道的向爷爷牙龈萎缩,牙齿也一颗颗脱落。儿子每次提出医院口腔科装假牙,都被他一口回绝:“为了几颗牙跑来跑去,太‘费油’了。”去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添了口腔科,增添了设备,有了专职牙医。向爷爷出家门只需几分钟就走到口腔科,终于装上了假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2月20日,记者从开州区卫健委了解到:近年来该区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备、推行“区聘乡用”增强基层医疗机构实力、借助远程会诊及时确诊疑难病症,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极大缓解。加强“硬件”建设山间建起现代化乡镇卫生院被群山环绕的满月镇,镇卫生院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之一。2月17日,在镇卫生院小花园里,82岁的张婆婆借助助行器,进行腿部恢复性训练。作为开州唯一一医院,该院除备有张普通病床外,还专设了50张疗养用床,收治多名像张婆婆这样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躺在家里,估计这辈子也很难走出门了。”张婆婆感慨。她家在满月镇甘泉村,以前要看骨科、进行恢复性训医院。而满月镇到开州城区,车程要2个小时。为方便基层群众就诊,开州着力提升满月、大进等距离城区较远的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水平。去年1月,上述两座镇卫生院先后投入使用,均添设了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妇幼保健科、中医馆等。这意味着普通病症在当地就能解决。此外,医院加大投入。去医院改扩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程改造项目,升级改造中医馆7个,创建区级精品中医馆3个。据统计,医院医院绩效排名上升了92名;医院在全国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名,该区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加强“软件”提升“区聘乡用”医生增强技术实力2月20日,临江镇卫生院外科“区聘乡用”医生刘云峰给明月村村民潘阿姨打去电话,了解她的手术恢复情况。“现在感觉好多了。准备过几天再来请你们看看。”潘阿姨在电话上高兴地回复。因为晕车症状严重,今年69岁的潘阿姨很少坐车出门。去年10月,她便血症状越来越严重。在儿女的坚持和陪伴下,她步行来到镇卫生院,正好遇到在临江坐诊的“区聘乡用”医生、医院外科医生刘云峰。刘云峰根据经验,让潘阿姨作了肠镜检查,发现她患的是直肠癌。一周后,由刘云峰主刀,经过两小时手术成功完成病灶切除。“在镇卫医院医生的号,不用再跑远路了。”潘阿姨的儿子说。“刘医生这样的‘区聘乡用’医生的到来,也让我们的技术提升不少。”临江镇卫生院外科医生吴成州表示。乡镇卫生院很少有做手术的机会,“区聘乡用”医生来后,他观摩了多台手术,现在已能独立做阑尾切除等手术。去年,开州区从医院、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选派了46名骨干医生奔赴26家基层卫生院,开展为期1年的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引导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逐步解决基层人才紧缺、技术不足、结构不优等难题。这46名医生不仅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还培养了一批当地医生,让群众、尤其是远离城市的山区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远程会诊把专家请到身边今年1月29日,84岁的谭爷爷在家人搀扶下来到中和镇卫生院。“当时他四肢无力,通常认为是腰腿部关节有问题。”镇卫生院院长黄文介绍。鉴于患者年纪较大,为稳妥起见,接诊医生唐联春通过电话,10分钟内“请来”医院秦媛医生远程会诊。秦医生建议对谭爷爷拍摄脑部CT。去年8月,开州为有条件的卫生院提供了CT机等相关设备,为专家远程会诊提供了可能。秦医生查看CT片,发现谭爷爷左侧丘脑出血、脑室系统积血,建议镇卫生院立即用救护车将谭爷爷送至医院手术。从接诊到转诊,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因为发现及时,谭爷爷没有留下后遗症。医院做康复治疗,日常起居可以自理。”黄文高兴地说。“远程会诊方便、快捷,可有效减少误诊、漏诊。”开州区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通过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以医共体为载体,通过远程会诊,将区内外医疗技术较强的专家请到基层卫生院病患“身边”。目前,医院已与3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签订了远程心电图会诊协议,远程放射会诊协议,部分乡镇卫生院还与医院签订远程会诊协议。去年,开州区医共体开展远程诊疗2.7万余例,其中远程心电例,同比增加49.2%;远程放射例,同比增加15.6%,让危重症病人得及时的对症治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bqow.com/kjscyf/174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