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生宝宝以前,看到别的妈妈要给孩子换尿裤,都看之变色,立马离得远远的,呃~~太恶心了吧!承受不了!

有了宝宝以后,每次给孩子换尿裤,都要仔细观察一下,甚至还得仔细闻闻,我娃最近的肠胃咋样呀?

嗯,真香!要不说千万不要惹生过娃的女人呢!

妈妈们为啥要仔细观察宝宝的二便嘞?因为宝宝还不会说话,我们只能通过宝宝的屎尿屁来判断宝宝的身体状况呀,是否有消化不良,是否胀气,是否生病,吃得量够不够?都要通过观察二便来得知。

一、首先说说便便的各种情况分析:

便便千万条,金黄第一条。正常的便便应该是金黄色或淡黄色,呈软膏状,没有明显异味,每天排便3-8次都为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教科书式的便便。但这种便便不常有,而且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也略有区别。

母乳喂养的便便: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粘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可能偶尔偏稀或偏绿,有酸味但不臭。一般每天4—8次。

奶粉喂养或混合喂养便便:大便浅黄色或淡黄色,奶瓣比较大,有臭味,是呈固体状的。每天1-2次,也有将近两天一次。

其他情况:

1.胎便:宝宝出生后一两天内排出的便便就是胎便,通常是黑黑的颜色(油腻腻的沥青状)或黑绿色,出生2-3天以后,随着摄入母乳或乳制品后会逐渐转为过度便)这时便便的颜色介于绿色和黄色之间或者是棕褐色粘稠便。

2.绿色便:绿色便有多种原因造成

(1)正常的绿便:新生儿肠管比成人短,而人的胆汁是绿色的,由于婴儿肠道蠕动过快,胆汁未来得及变成黄色就排出去了,于是排出来的就是绿色的便便。

(2)着凉受风:因为受凉会导致肠蠕动过快,胆汁没有完全转化造成绿便。

(3)饥饿:当宝宝处于饥饿状态时也会造成肠道蠕动过快,会出现稀且量少的绿便,这时调整宝妈的饮食和合理的作息习惯来保证奶源充足。

(4)铁元素吸收不完全,这种情况多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当便便被排出体外,没有消化掉的铁元素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绿色了,

3.泡沫便:便便带泡沫是糖代谢不完全产生的。若纯母乳喂养,常见于前奶吃的多,后奶吃的少;也可能妈妈吃的细粮或甜食较多,这时要调节妈妈饮食粗细搭配营养均衡。若是奶粉喂养,看看奶粉中的糖分是否过多。

4.油状便:宝宝的大便发亮、油油的,偶尔放屁都带点黄色油状物。主要是油脂摄入过多,消化不掉导致。常见于纯母乳喂养,与妈妈的饮食过于油腻有关。

5.奶瓣便:其实就是没有消化掉的脂肪。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消化不良,或者吃得过多导致营养过剩,消化不掉就排出体外了。

6.攒肚:母乳的宝宝有时候宝宝几天才拉一次,但排出的是正常大便,没有硬块,排便也没有痛苦的表情,就无需担心。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几天没有排便,就要考虑是不是便秘,考虑多喂宝宝一些水,大点的宝宝可以增加果蔬汁。

7.边吃边拉:好多宝妈说自己的宝宝边吃边拉,是不是有问题呀,哪里能消化那么快。其实宝宝和我们成人一样,吃进去的东西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以消化,之所以边吃边拉,大概是因为宝宝吃奶的时候很花力气,所谓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所以就嗯嗯嗯了,不用担心啦,大一点就不会这样了。

8.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1)一般吃母乳的新生儿,比奶粉喂养的大便次数要多,每天4—8次甚至更多。如果母亲乳头有裂伤出血,大便可能象柏油一样,这都属于正常大便。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

(2)大便带鲜血,要看新生儿这段时间有没有尿布疹、假月经、外伤、肛门裂的发生。如果没有,要及时就医。

(3)如果大便稀水样、蛋花汤样、绿色发酸,可能因喂养不当、饥饿所致。大便灰白可能有胆道闭锁医院诊治。

二、重口味继续,谈谈尿液情况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液通常是淡黄色或深黄色,透明清亮,在排尿过程中没有任何异常不舒服的表现。出生后的头几天,因为奶量摄入比较少,排尿约4-5次每天。一周以后就比较频繁,有时一天甚至可以达到20次左右。

其他情况:

(1)尿片出现浅粉色:宝宝的肾功能发育还不太完善,在室温过高或者奶量不够的时候,纸尿裤上可能会出现粉色,这是尿中的尿酸盐结晶,并不是血液不用担心,可以适量增加喂奶次数。如果长期都有,就需及时就医。

(2)尿液黄而少:说明宝宝摄入的水分太少,如果是人工喂养,要看看是不是奶粉调制的太浓了,一定要按比例冲调,如果不是,可以适量给宝宝喂点水。

(3)如果宝宝排尿时表现不舒服,或者尿液浑浊,有血丝等情况,要警惕是否发生了尿路感染,如有感染请及时就医。宝宝长期穿着纸尿裤,潮湿闷热,要经常更换纸尿裤,常洗澡,洗屁屁,避免感染。

三、“屁乃人身之气,岂有不放之理”

宝宝和成人一样,如果要排除肠胃消化所产生的各种气体,都需通过打嗝和放屁的形式。所以放屁很正常,不放屁才不正常,要看看宝宝是不是胀气,有没有腹部鼓鼓的,不舒服总哭闹的情况。这个时候要帮宝宝做一些运动,来缓解宝宝的不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bqow.com/kjscys/17279.html
------分隔线----------------------------